成人av在线网址_中文一区一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_免费激情网址_天天操夜夜操夜夜操

當前位置:首頁 > 歷史頻道 >

西晉在滅吳之戰時派出了哪些大將?

作者: formermaster/發布時間2022-02-16 11:17:31/點擊3125℃
導讀公元263年,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,正式發動了魏滅蜀之戰。在這場戰役中,司馬昭調集了18萬大軍,并派出了三位大將。其中,西路鄧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,中路諸葛緒負責切斷姜維后路,東路鐘會軍則主攻漢中諸城。姜維在沓中與鄧艾交戰后,擊敗諸葛緒,直奔東...
Tips: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
公元263年,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,正式發動了魏滅蜀之戰。在這場戰役中,司馬昭調集了18萬大軍,并派出了三位大將。其中,西路鄧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,中路諸葛緒負責切斷姜維后路,東路鐘會軍則主攻漢中諸城。姜維在沓中與鄧艾交戰后,擊敗諸葛緒,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。而鐘會大軍在占領漢中大部分據點后,前進到劍門關外時,被回援的蜀軍阻攔,僵持不下。

鄧艾則采用以迂為直的謀略,在魏蜀兩軍主力對峙于劍閣之時,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(今甘肅文縣西北),越過700余里荒無人煙的地區,鑿山開路,奇襲江油(今四川江油北)。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、攻占涪城(今四川綿陽),進逼成都。

后主劉禪因為鄧艾兵臨城下,所以向魏軍投降。在蜀漢滅亡后,鄧艾被冤殺,鐘會也被亂兵所殺,只有諸葛緒沒有死于非命。由此,非常明顯的是,滅蜀大軍的三位主將,有兩位不得善終。那么,問題來了,滅吳大軍有6六位主將,消滅東吳后,他們都是什么結局?

具體來說,公元265年,司馬昭去世后,司馬炎即位。在此基礎上,司馬炎取代了曹魏,建立了西晉王朝。公元279年十一月,司馬炎采用羊祜生前擬制的計劃,發兵二十萬,分六路進攻東吳:

1.鎮軍將軍、瑯邪王司馬伷自下邳(今江蘇邳縣南)向涂中(今安徽滁河流域)方向進軍;

2.安東將軍王渾自揚州(州治在今安徽壽春),向江西(指今安徽和縣方向),出橫江渡口進軍;

3.建威將軍王戎自豫州(州治在今河南許昌東南)向武昌(今湖北鄂州)方向進軍;

4.平南將軍胡奮自荊州向夏口(今武漢市武昌)方向進軍;

5.鎮南大將軍杜預自襄陽向江陵(今屬湖北)方向進軍,爾后南下長江、湘水以南,直抵交廣;

6.龍驤將軍王濬,廣武將軍、巴東(郡治在今四川奉節)監軍唐彬自巴蜀順江東下,直趨建業。

到了公元280年,伴隨著孫皓的歸降,東吳正式走向滅亡。至于立下戰功的六位主將,自然也獲得了西晉的封賞。

一、司馬伷

太康元年(280年)二月,孫皓將皇帝璽綬送到司馬伷處投降,這意味著吳國滅亡。得知這一消息后,司馬炎下詔褒獎,并封司馬伷的兩個兒子為亭侯,食邑各三千戶,賜絹六千匹。不久,命司馬伷都督青州諸兵馬,加侍中的服飾,進拜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。由此,司馬伷作為西晉宗室,在東吳滅亡后執掌大權,地位十分顯赫。

太康四年(283年),司馬伷病重,司馬炎賞賜他各種物品,又派侍中詢問病情。五月初一(6月12日),司馬伷去世,終年五十七歲,謚號為武。他臨終時上書,請求把自己葬在生母伏太妃陵墓的旁邊,又請求把封國分給他的四個兒子,司馬炎都允許了。

二、王渾

吳國滅亡后,王渾轉任征東大將軍,鎮守壽春。太康三年(282年),王渾受召入朝,任尚書左仆射,加散騎常侍。太熙元年(290年)正月,王渾升任司徒。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后,楚王司馬瑋發動兵變,有意尋求王渾的支持,遭到嚴詞拒絕。楚王司馬瑋死后,復任司徒、錄尚書事。元康七年(297年),王渾去世,享年七十五歲,謚號為元。《唐會要》尊為“魏晉八君子”之一。

三、王戎

公元282年開始,王戎歷任侍中、光祿勛、吏部尚書、太子太傅、中書令、尚書左仆射等官職。元康七年(296年),升任司徒,位列三公。王戎認為天下將亂,于是不理世事,以山水游玩為樂。趙王司馬倫發動兵變時,王戎被牽連免官。之后被起用為尚書令,再遷司徒。右將軍張方劫持晉惠帝入長安后,王戎逃奔陜縣。永興二年(305年),王戎去世,時年七十二,謚號為“元”。

四、胡奮

泰始末年,胡奮的女兒胡芳入選后宮,被晉武帝封為貴人。因此,晉武帝對胡奮十分信任,先后官拜左仆射、鎮軍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并讓他參加了晉滅吳之戰。太康九年(288年),胡奮去世,追贈車騎將軍,謚號壯。

五、杜預

晉滅吳之戰后,杜預興建學校,督修水利,被時人稱為“杜父”。后被征入朝,拜司隸校尉,于太康五年閏十二月(285年初)病逝,終年六十三歲。獲贈征南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謚號“成”。此外,杜預曾注《孫子》十三篇,并著《春秋左氏傳集解》《春秋釋例》等。為明朝之前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之人。

六、王濬

咸寧六年(280年),王濬率兵順流而下,熔毀橫江鐵鏈,攻克丹陽郡,率先攻取石頭城,接受吳末帝孫皓投降,完成西晉一統天下的大業。憑借功勛,王濬被晉武帝冊封為輔國將軍、步兵校尉,冊封襄陽侯。為避猜忌,縱情享受,累遷特進、撫軍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散騎常侍、后軍將軍等。太康六年十二月(286年1月18日),王濬去世,享年八十歲,謚號為“武”,安葬于柏谷山。

總的來說,對于晉滅吳之戰的六位主將,都沒有遭到“狡兔死,良狗烹,飛鳥盡,良弓藏”的下場。對此,在筆者看來,這是因為司馬炎已經建立了西晉,不是非常擔心部下功高震主。與此相對應的是,司馬昭消滅蜀漢時,自己還只是權臣,并沒有取代曹魏,這促使他對鄧艾、鐘會非常猜忌。因此,對于除掉鄧艾、鐘會的衛瓘,不僅沒有受到懲罰,反而成為了西晉大臣。

朝夕網 m.140401.com原創不易,請大佬高抬貴手!
TAG:卸妝
閱讀:3125
擴展閱讀:
廣告 330*360

推薦歷史

Recommend article

熱門歷史

HOT NEWS
  • 日榜
  • 周榜
朝夕網
微信二維碼掃一掃
關注微信公眾號
朝夕網自媒體slag truck 聯系方式:2228454400@qq.com | Copyright © 2020-2025 m.140401.com. 朝夕網 版權所有 |
二維碼
意見反饋 二維碼